近日,各項獎助學金評審工作已順利完成,一大波獎助學金將由學校發(fā)放至學生銀行卡中。春節(jié)將至,很多長輩也會向大家發(fā)放金額不菲的紅包,不少同學瞬間腰包鼓鼓,自然會招來詐騙分子的惦記。在這里,提醒同學們提高警惕,擦亮雙眼,保護好錢袋子。
案例一:
張同學在某平臺上購買了一套化妝品,先付了50元定金,在“雙11”活動時,付了尾款,優(yōu)惠了300元,心里美滋滋。付完尾款后的第二天,張同學接到了自稱是“平臺客服”打來的一通“客服來電”。
客服:您好,是張女士嗎?您購買的XX牌化妝品在運輸過程中,因運輸車輛著火,貨物遭到損壞。
張同學:啊,嗯,是的,是我,買的東西損壞了怎么辦呢?
客服:出于歉意,我們將對您支付的貨款進行全額退款,并支付10%的賠付款??梢约右幌挛⑿艈幔咽盏降尿炞C碼發(fā)給我,我們馬上為您安排退款、賠付款。
于是,張同學就加了客服微信……微信聊天界面,您好!我是XX客服,現(xiàn)在對您進行退款、賠付款操作。請您把驗證碼發(fā)一下。5782。好的,馬上給您辦理。只聽“?!币宦?,張同學賬戶收到1萬元,她正疑惑。這時,“客服”來電再次響起,“客服”聲稱,工作人員在轉賬時操作失誤,輸錯了數(shù)字,希望張同學能如數(shù)返還多收到的錢。成功轉賬后,張同學以為沒事了。滴滴滴,短信怎么又響了?怎么會收到一條辦理貸款業(yè)務的短信?短信顯示張同學剛剛在XX貸平臺辦理了一筆10000元的貸款業(yè)務。
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原來是所謂的“客服”非法獲取了張同學的個人信息,然后通過個人信息和張同學提供的驗證碼為其申請了網貸,并利用貸款平臺業(yè)務短信延遲的漏洞騙其轉賬。這個因“操作失誤”而多轉的10000元,根本就是張同學的個人貸款!
至此真相大白,但卻為時已晚,張同學被騙了10000元。
案例二:
一新生小代接到一自稱是原高中學校資助中心工作人員的電話,對方稱小代之前向學校申請的新生“雨露計劃”助學貸款無法轉至其銀行卡上,讓小代聯(lián)系“財務處”。小代撥打了該電話,對方稱:“要將8000元助學貸款轉到你的銀行卡上,但是你的銀行卡有問題,需把卡上的余額取出并存到指定賬戶上,學校才能把8000元助學金和卡上的余額一起轉還給你”。小代按對方的指引到銀行的ATM上將銀行卡上的余額存到對方提供的賬戶中。但是過后卻等不到對方返還自己的錢和8000元的助學金,于是發(fā)覺自己被騙。
案例三:
有騙子冒充學校資助中心工作人員通過電話聯(lián)系小M,說小M的助學材料正在核實中,根據(jù)助學工作的信息保密原則和為保證助學金及時發(fā)放,現(xiàn)需要學生再次核對銀行賬號。小M核對了賬號,報了自己的銀行賬號。騙子在電話中說獲得助學金的學生需要往某賬戶匯1000元的保證金,以證明這個賬號是激活的,銀行才能順利將助學金匯到學生的銀行卡上。小M出于著急心理,往銀行某賬戶匯了1000元保證金。小M過后打電話詢問學校資助中心,發(fā)現(xiàn)根本沒有人聯(lián)系過他,自己是被騙了。
警方提示: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識,注意保護個人信息,切勿向陌生人轉賬匯款。如果對資助過程有疑問,應該向老師或所在相關資助中心咨詢。如發(fā)現(xiàn)被騙,應及時向警方報案。
網絡電詐騙如何防?
接到陌生的短信或電話,要多留心眼,冷靜判斷,可以先撥打郵政、銀行、公安等部門電話進行核實查詢,不要直接回復短信或撥打對方提供的號碼,也不要將錢輕易轉入對方告知的賬戶,一旦受騙及時報警。2收到帶有網址的可疑郵件,不要輕易打開,以防中木馬病毒;在網上交易時,要仔細核對網址,保管好賬號、密碼,做好交易記錄,盡量避免在公用計算機上使用網上交易系統(tǒng)。發(fā)現(xiàn)異常情況,要及時撥打客服熱線進行確認或采取掛失措施。
在網上購物時,要選擇正規(guī)平臺、正規(guī)途徑購買,切勿貪圖便宜,在一些不正規(guī)的平臺購買。不要輕易將自己的銀行卡、支付寶等涉及錢財?shù)男畔⒏嬖V他人。
再次提醒小伙伴們:陌生電話不可信,第一步先核身份;收到鏈接二維碼,不點擊也不掃描;網購退款包裹丟,第一時間問賣家;銀行發(fā)來驗證碼,不可告知陌生人;天上沒有餡餅掉,中獎信息別輕信;心中時刻要謹慎,千萬不可掉陷阱!